辽宁日报讯 5月10日,沈阳农业大学校园里书声琅琅,一幅“爱阅读”大型宣传海报告诉人们,这是一个读书的季节。
在环山路普照寺西侧,有一座样式奇特的石头小楼,经常有市民在此散步,孩子在这里玩耍。但很多市民却不知道,这座小楼就是冯玉祥当年在泰安的读书楼,很多学者、专家在这里为他授课。
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 在第15届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(2010年世界读书日专题:让我们一起读书!),国家图书馆馆长、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接受新华网、人民网联合专访,就”4·23世界读书日与大众阅读”问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。
如果说“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”,那么,“一个国家的兴衰史也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”,在这中间,一个国家官员的读书兴趣和持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前者的。
读书人读书成瘾,爱书成癖,日久天长,气场往往与众不同。文雅些说,是书生气;直白点讲,是呆傻气。称泛“书生”,臧否未定;直呼“书呆子”,褒贬自明。好在书呆子不以为忤,反倒乐用张岱语来解嘲:“人无癖不可与交,以其无深情也;人无疵不可与交,以其无真气也”。话虽这么说,书呆子心里也明白,那些与己有交情者,大多仍属同一类人,毕竟同声方可相应,同气才好相求。
人民网北京4月15日电 (记者黄维)“我想给各位爱书的朋友提一些建议,读书要趁早,要读经典,要掌握足够的工具书,如果有可能的话,读一点外文书。”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、当代作家、学者王蒙今天做客由由人民日报总编室文化新闻版、人民网文化频道联合推出的“文化讲坛”,以“我们的时代,我们的阅读”为主题开讲座。
“世界读书日”又至。在物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,不少人扪心自问:读书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?温家宝总理曾说过,希望提倡全民读书,“知识不仅给人力量,还给人安全,给人幸福。”其中意味,值得深思。
曾国藩,清代名臣,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,又是一个治学严谨、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