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骥才委员:国家要有文化眼光和战略
。谈及城镇化对中国文化的根,对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蚀,他直言“是一种断子绝孙式的破坏”。冯骥才特别提出,在一个非正常的转型时期,不能完全让民间文化正常消亡。
大名鼎鼎的冯骥才承认自己“失败”了。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刚刚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:“我觉得,在文化上,我是个失败的人。”
冯骥才
我们必须正视: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。
冯骥才:其实静下心想一想,国人对“年”的感情并没有淡薄,淡化的只是今天不再适用的传统年俗方式;我们担心的也不是“年”本身,而是满含着先民智慧与情感的“年文化”会丢失。
2009年04月08日14:08 : 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民协主席、国务院参事冯骥才,昨天(4月3日)在第二届传统节日(寒食、清明)论坛上做主旨发言时说,面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化的现状,需要政府、学术界、文化界、商家等多方共同努力,让传统节日重新成为全民自发性的文化节日。
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,近一年来很担心,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新农村建成“洋农村”,更有文化保护意识欠缺的官员,将一些有着典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古村落,建成商业化的村庄。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,今年两会上冯骥才提出了《关于建议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》。
新华网 2008年01月04日 08:54:07 :
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今天(4日)出版的人民日报撰文指出,当今人文精神的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,重建人文精神迫在眉睫。要重建,根底在教育,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。文章全文如下:
在经济全球化时代,我们常能听到“人文精神缺失”的叹息与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