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史学会长:毛泽东一生清廉没为子女留权财
毛泽东是一位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政治人物。他的政治成功,与他的历史学素养有直接的关系。他对于历史的关心、重视和熟悉,超过许多政治家。他对于历史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。借用斯诺对他“一位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”的评价,我们也可以称他为“历史学者”。
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昨天发布信息,历史学界泰斗、人文组院士何炳棣在美国西部时间2012年6月7日,病逝于加州,享年95岁。
竭泽而渔是史学科学性的根本前提和保障。坚守竭泽而渔的价值观念,史学成果才能如金子投掷水中,不随时间之水的流淌而冲走,而不像秋叶飘落水面,转瞬而逝。丢掉竭泽而渔的价值观念,史学就会流于懒惰、臆测、虚构甚至妄说,就会因为快速而成为无用的泡沫。
北京市委组织部举办今年首期“传统文化与人文修养”培训班,北师大教授借历史讲“领导”实质是提供服务
史学社会化需要娱乐化吗?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,也道出了对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。确实,近年学术娱乐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。以央视《百家讲坛》栏目为平台,造就了易中天、阎崇年、于丹、纪连海等一批学术明星……
核心提示:史家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才能把握史学之真与趣味之间的关系,这是考验一个史家真功夫的基点。
史学研究必须充分占有资料,舍此将一事无成,这是古往今来史学家的共识。恩格斯说过:“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,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,因为很明显,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,只有靠大量的、批判地审查过的、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,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。”(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第2版第2卷第39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