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据笔者的仔细阅读,《邵飘萍与〈京报〉》一书的内容,从它的基本框架、观点、使用的素材等来看,完全可以说不出上述书籍、文章之外,也就是说,该书的作者是在占有了这样的成果后写成的,而且全书不仅没有标示参考文献,甚至也没有一个注释,这在非虚构著作的出版规范要求中应该是不允许的(也被相关的法律如“著作权法”等所不允),那么,怎么又能轻易说自己“钩沉索引”,并指陈此前的“研究并不充分”呢?如果相信了此话,显然,会把它看做是创新之著,但其实,“创新”哪里那么容易呢?
关键词:
搜索范围: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
Copyright ?2006-2008 AllSheng Studio 版权所有
辽阳文史网原创作品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
程序运行时间:46.875毫秒
辽ICP备070023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