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郑州的彭帮怀老师在阅读2013年秋季上市的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(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,以下简称新版课本)后,将书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,因为他在书中发现了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,有的是错误,有的与课标不符,归结起来有30余处。目前金水区人民法院已经立案。
近日,郑州的彭帮怀老师在阅读2013年秋季上市的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(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,以下简称新版课本)后,将书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,因为他在书中发现了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,有的是错误,有的与课标不符,归结起来有30余处。目前金水区人民法院已经立案。
所有受过初等教育以上的人对语文课本和语文课无疑都印象深刻。但要说清楚“语文”一词究为何意,恐怕就难有一致的答案,至于“语文”从何而来,恐怕除语文教育方家,他人未必知晓。
“名人”语文,差错几何?
《咬文嚼字》公布2012年名家博客语文差错情况
“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。”这是作家叶开个人博客上的卷首语。这位《收获》杂志的编审、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以其专著《对抗语文》的书名为旗帜,将矛头指向当前的语文教材。叶开是文字工作者,曾当过老师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他认为面对语文,自己算得上专业人士。他还有一个身份,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,作为教材使用者的爸爸,亲历女儿语文教育之痛,他认为以自己的专业背景一定要站出来,说些什么,做些什么。
母语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首要载体和有机部分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,在中国迈向现代化、中国大学以高涨热情提升国际性的今天,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却严重不足,高校母语教育甚至面临弱化和边缘化问题。
|
新华网上海12月30日电(记者孙丽萍)有“语林啄木鸟”之称的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,30日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、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。
新华网2007年12月29日 13:49:55:
年末岁尾,正是总结汇总的时候,今天的新华每日电讯转发了素有“语林啄木鸟”之称的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的一个盘点。主题是:2007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、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错误。很有意思,我们挑几个看看。
1 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“家父”。家父是说自己的父亲,要说别人父亲应该用“令尊”,不可混淆。